人物故事:
“他是山上的一棵柳,把皱纹刻进树的年轮。他是岭上的一株柏,把希望播在山岭沟壑……”
他就是桑植县白石学校校长金则先,一个扎根山区,梦萦教育的育苗人。
笔者慕名前往白石学校。汽车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行进了4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
初见金则先,穿着,言语,举止,一切都那样乡土,那样朴实,甚至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与原野的芬芳。
校门口一组照片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金则先指着照片介绍:一组是6年前甚至更早时候的,一组是现在的。两组照片巨大的反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这几年,学校的华丽蜕变。
“这可都是我们金校长的全部心血呀!”一名老教师走过来热情的介绍,喜悦中透着几份难以抑制的深情,无限感慨溢于言表:“没有他,不可能有白石学校现在的样子”。
“赶紧进学校吧,让我的孩子们一起接受你们的采访。”
跟随金校长,我们踏进了白石学校,也踏进了金则先37年坚守深山,梦萦教育的史册。
谈起这37年,金则先只用了三个词:信念,热爱,坚守。
投身教育,只为一份信念
金则先出生在白石,长在白石,曾在这里念过书,毕业后又到这里教书。小的时候,“老师”这个词在金则先的心里就很有分量。白石距县城120多公里,一直以来,这里的教师派不进、留不住。土生土长的金则先,从小就体会到山区群众对教育的期盼。长大后,看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想到乡亲们希望下一代走出大山的期盼,金则先中心萌生了一份信念,那就是用教育改变现状。
1981年,金则先毅然报考这里的民办教师,几经周折,同年9月,他终于如愿以偿。
起初,金则先被分配到当时的白石乡岩门村小。不到一百个学生,3名老师。从此,他走上了讲台,投身于教育,一干就是37年。
情系教育,只为一份挚爱
起初,他也曾动摇过。
“民办教师难呀。”简简单单几个字,让我们感觉到了金则先曾经的心酸。
用当时比较流行的话讲,金则先家是“半边户”,妻子没有工作,一头要照顾年迈双亲,一头要下地干活,带孩子,洗衣做饭,哪一样都不能落下。
作为丈夫,金则先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在初入教坛的十多年里头,金则先一直扮演着双重身份。白天,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早早计划好一天的工作,备课,批改,辅导。他总能以一张笑脸迎来送走每一个孩子。傍晚,匆匆回到家里,吃饭都顾不得细嚼慢咽。丢下碗筷,他还得忙完妻子做不了的重活儿。
两个儿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却一天天变老,家里的负担也一天天加重。每月不到一百元的民办教师工资和妻子劳动所得的一点点收入,渐渐已不能保证这个六口之家的开支。
“收入那么少,又转不了正,咱不当老师了吧,我们做点小生意,或者耕田种地,一年养几头猪也比当那个民办老师强。”回忆当年的艰辛和妻子的话,金则先略显几份动容。
金则先心里明白,妻子的话是有道理的。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也活了,挣点钱养家糊口,不是难事。他也动摇,他也想不干了。可他深知,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投身教育时的初衷并没有变。于是他安慰妻子说,政府说了,民办老师要转正的,而且退休后还有工资拿。
其实当时他也不清楚能不能转正,能不能拿到退休工资。心里也就一个念头:把教育干下去,而且要干好。
说到这里,金则先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一见的羞涩与愧疚。
留守大山,只为一份牵挂
由于工作敬业,成绩突出,不多久,金则先调入白石乡中学。这里给了他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但同时,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中学任教后,他意识到,要将毕生心血将奉献给教育事业,就必须坚持学习,保持与时俱进的清醒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于是,他开始半工半学。包括后来担任校长后,他也一直没落下学习。从教学札记,到教研教改;从学校管理,到创新教育,他通读了大量教育教学专著及教育政策文献。他还自练书法,专修体育。他利用课余时间带体育训练队,并且在体育教学上大有建树。他多次带体育训练队参加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以及桑植县体育比赛,并获得了多项优异成绩。他本人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州)、县体育教学先进个人。渐渐地,“桑植县优秀体育教学工作者名录”中有了他的名字。他的名字也伴着他的成绩不胫而走。
桑植六中(现官地坪中学)、桑植四中曾多次派人想把他“挖”走,可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清楚,他的根在白石,他的牵挂也在白石。
梦萦教育,只求一丝安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30多年的教学生涯,金则先把根深深地扎在这片生育养育他的土地上,他起早贪黑,苦心经营,青丝熬成了白发。经他执教的学生有50多名圆了农家孩子的大学梦,去年,从这所学校走出的吴峥同学,考取了复旦大学。孵化的雏鹰终于飞出了大山,翱翔于更加广阔的天地里。
2009年,金则先走马上任,担任白石学校校长。身份变了,工作重心,工作方法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金则先教育的情怀。
凭着这一生不变的钟爱情怀,金则先更是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他苦心经营的学校上。
“人心齐,泰山移”。谈到当校长的心得,金则先简简单单说出了六个字。
白石学校是桑植县最偏远的中心学校。留住教师,是解决白石教育问题的根本。金则先深知其要义。
突出“人本关怀,尽可能多的留住教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潜能。”是白石学校突破发展瓶颈的切入点。金则先找准了,也突破了。
一直陪着我们采访的该校老教师吴中恕说出了个一故事,足以说明白石学校人心有多齐,足以说明,金则先用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科学方法解决了“人”这一关键因素的重大课题。
2014年,放寒假的时候,召开最后一次全体教师会,会议公布了教育局关于年终绩效奖励发放的标准:一档单位参照局里的标准执行,每人5000元。令人意外的是,老师们并没有表现出想像中的兴奋,反而有一名老师马上说:“还是就按原来的标准,一档3000,你一年四季到外头找钱也不容易,能省一个是一个。”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老师们竟然赞同他的意见。
是白石学校的老师傻吗?不是。是白石学校的老师富裕,不在意这两千块钱吗?更不是。老师很苦,老师并不富裕,两千块钱,可能就是他们一家老小的年货,是父母长辈的新衣。然而这种豁达与舍得,源自于不知不觉中,老师们已经把学校当成了家。有这样一个团队,这样一个“家”何愁办不好事情。
作为一个教育人,桃李芬芳固然是安慰,作为一个山区教育的先行者,最大的安慰莫过于精诚所至,团结共进;莫过于十人,百人,千人共励,梦萦教育,梦萦山区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桑植县白石学校校长金则先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
在长达30多年的教书育人过程中,由于工作业绩突出,金则先获得了数十项荣誉,多次受到表彰。1987年,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记大功一次;2005、2007、2011三次记受县人民政府记三等功;2008年、2016年被评为桑植县优秀校长;2014年被评为张家界市优秀校长。自2009年任校长以来学校连续6年绩效考核一档单位;学校教学质量也一直处以全县先进行列。此外,金则先还撰写了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先后《今日中国教研》上发表,或在国家、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37年风雨沧桑,37年梦萦山区教育,金则先矢志不渝,心性不变。由于年龄原因,2017年,金则先离开了校长岗位,但他将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甜美的梦,继续谱写著人生平凡而卓越的华章。
- 来源:湖南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