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下岗压不垮炙热爱心
邹小娟出生在慈利县溪口镇的一个小山村,自小吃苦长大,人生并不顺畅。1989年高中毕业后, 邹小娟到长沙冶金机械厂工作。1996年,单位停产,她走上了漫长的自谋职业的道路。2008年9月 单位正式宣布破产,邹小媢成为了一名下岗女工,回到慈利定居。
下岗使邹小媢个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拮据,但生活的苦难从来没有让她低头。面对别人,她仍然有 颗炙热的爱心。从2005年开始,邹小娟就开始无偿献血,她连续六年无偿献血,至今已献血2000余 毫升。也是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她留下了自己的血液样本,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 愿捐献者。没有固定工作的她,哪怕是临时性的工作她都积极对待,认真负责;亲人、朋友、同事甚 至陌生人她都真心关爱,帮别人换班、照顾身边的人是她生活中雷有的事儿。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的最 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目前共有四百多万白血病患者,其 中有四分之-左右 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但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普遍,高相合率人群减少,移植主要依靠在非血缘关系中寻找配对者。遇上邹小娟,正是一位非血緣关系的年轻母亲白血病患者的人生大幸。是邹小媚挽救了她的生命,成就了她家庭的幸福。
生命在两个人身上同时存在是我的幸运
2012年7月24日,正在从事临时性工作的邹小娟 接到了当地红十字会的电话,称她的HLA分型资料与一位求助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需要采集高分辨实验血样,邹小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说:“ 当时接到电 话挺意外的,听说配对成功很难,没想到我居然能配上,一想到我的生命能同时在两人身上同时存在,感到挺 荣幸的!”。刚刚得知这-消息的她,既感到很意外, 也感到很高兴。
8月13日.北京传来好消息:高分辨匹配! 17日清早,工作人员陪同她到医院体检: 22 日体检结果显示通速9月1日.她入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日至5日,连续四天皮下注射动员剂; 6日,第一次 采集造血干细胞; 7日.因第- -次采集不足,实施第二次采集; 9日,邹小娟完成骨髓捐献,经长沙返回家乡。从接到第--个采集高分排血样电话到捐献成功回家,不到50天,她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成为慈利县第1例、张家界市第2例造血干血胞成功志感捐献者。
谈起这件在常人眼中感觉“恐怖”的捐献造血干 细胞的事情,邹小娟谦虚地说:“其实,捐献干细胞没有什么可怕的,用自己的努力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是件很有意义、也很快乐的事情。”
骨髓捐献让她学会享受痛苦
“母亲年纪大了,知道我要去捐献,很担心我。不过老公和儿子还是很支持我的。当时在北京的时候,我儿子还问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告诉儿子。这是对生命的尊重。"邹小娟说到。在去北京之前,因为怕家人为她担忧甚至阻拦。她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是去长沙看看老朋友;她谢绝了中华骨髓库湖南省分库和 当地红十字会专程接送的好意,坚持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在医院第一支动员剂注射开始,加上原本没有痊愈的感胃和生理期.她出现了头痛、发烧.乏力等症状,甚至连刚刚咽下的稀饭也全部呕吐,反映非常强烈,最后不得不通过药物来维持,一位陪同的专业人士说: 邹小娟是她经历的200多例捐献者中捐献过程最艰难 的一位。当中华骨髓库的洪俊岭主任来看望她后。也说:“小娟,你完全可以说不!”可不论怎样难受, 她还是-声不吭默默坚持了下来。她心里,那个决不放弃另一个生命希望的信念,-直在倔强地燃烧。“我捐献骨髓时,的确很难受.这可能是个例吧!但难受的时候,我就想想,一个年轻的生命在等着我用骨髓 去救她,痛苦就没那么强烈了!如果痛苦不可避免,那我就好好享受。”邹小娟做到了,在近10天的骨髓 采集过程中,他用自己特有的坚毅,快乐、勇敢地面对,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同行志愿捐献者们的高度赞誉。
“邹小娟是典型的优秀志愿者,她像大山一-样质 朴、善良、豪放!”湖南省分库的何一平主任这样称赞这位美貌与爱心并存的女子。这位处于社会底层的下岗女工,如一缕春风,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 来源:张家界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