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在巍巍天门山下、盈盈澧水河畔,座落着一所花园式的学校,园内绿草如荫,独特的土家文化装饰风格把教学楼装点得尤如一座“非遗”博物馆,宽敞的操场上孩子们做着原创的土家阳戏操、花灯操…….这就是张家界市的“城市中的留守儿童学校”——张家界天门小学。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楚任杰就是这所小学的校长。
楚任杰,女,土家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1982年正值青春年华的楚任杰做了一名人民教师,一干就是35年。这35年里她把爱与希望都献给了孩子们,献给了山区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之家”的拓荒者
张家界天门小学的前身是一所教职工不足30名,学生不到500人的乡镇小学——永定区官黎坪小学。2006年市、区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困难问题,投资迁址新建张家界天门小学。楚任杰挑起了新建这所学校的重担。由于资金紧张楚任杰四处呼吁,争取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在教学楼工程基本完成后,她抢抓机遇启动学校幼儿园以及食堂项目建设,两年中争取各级投入项目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完成了幼儿园、学生食堂建设。在美化绿化校园过程中,为节约资金,她带领教师自己动手植树种草,从苗木的采挖运输到栽培种植,她都亲历亲为,带头在前,两年来带领教师利用课余及节假日时间累计植树1400余棵,植草达12000多平方米,亲手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花园式”学校。2008年占地40090平方米,投资近6000万元的张家界天门小学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招收的学生有70%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家都称这所学校为“城市中的留守学校”。
留守儿童教育的探索者
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的家,是迁建天门小学的初衷,可大量的留守儿童招收后,楚任杰犯愁了,怎样才能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在学校学得好、管得好成了她心中的难题。这些孩子多来自边远山区,对城市充满着陌生甚至恐惧,针对这种情况,楚任杰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把土家族的乡村文化气息搬到孩子们身边。她亲自到边远山区考察,将其建筑风格、农耕画面简略地构图记录,然后请工匠将教学楼、留守儿童宿舍等地用最原始的土家风情进行装修,每一处她都亲自把关,慢慢地,这所小学被这位女校长雕琢成了一座土家文化元素最全面的土家文化博物馆。同时她对孩子们的广播体操也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她带领学校的音乐、体育老师到农村学习阳戏、武术、花灯等土家族独有的民间艺术,然后结合广播体操自主创造了“花灯操”“阳戏操”“武术操”等,这些“非遗操”于自小在农村长大孩子们来说可谓是学起来得心应手,做起来欢欣鼓舞。她还积极创新关爱措施,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工作时间长,孩子放学以后无人监管的问题,楚任杰在全省首创“四点半”晚管辅导班,并亲自和老师们一道放学后义务加班加点,使学校近千名放学后无人监管的流动留守孩子得到有效的监护管理,有效促进了流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了使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及特困儿童、问题儿童得到有效的监护管理,她又积极筹资20万元添置住宿生活设备,创办了流动留守儿童寄宿托管班,每学期都要收留几百名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力的流动留守儿童在校餐宿学习,接受全封闭的托管服务。这一举措被评为张家界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学校因此被评为“全国示范流动留守儿童之家”。
留守儿童心灵的守护者
留守的孩子除了需要一个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以外,更需要的是爱。楚任杰在全区率先联合社会各界在天门小学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开辟了“心愿墙”,将留守儿童的小心愿集中公开在“心愿墙”,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均争先到天门小学认领孩子们的“微心愿”为他们送去了暖暖的关爱。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楚任杰在学校特别建立了心理健康室,弥补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影响。多年来,这位心里满是爱的女校长和留守儿童之间建立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些需要关爱的孩子们成了楚任杰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楚任杰艰苦建校、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其个人也因此先后获得“张家界市优秀校长”、“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湖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课改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20多项省、市、区及国家级奖励和荣誉称号。
- 来源:张家界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