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慈利:筑巢引凤 踏浪前行
编者按:
真抓实干、奋勇争先。2024年1月27日,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3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表扬激励的通报》中,慈利县六项工作获得表彰激励。慈利县融媒体中心推出《真抓实干慈利行》专栏,展示成果成效、经验做法,激励全县上下坚定信心、实干担当,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慈利篇章”。今天推出第六期《湖南慈利:筑巢引凤 踏浪前行》。
“一部改革开放史本质上就是一部招商引资史。”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作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指示,这是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赋予湖南的重要使命任务,是湖南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征程和新使命,慈利抗住了后疫情时代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动力,筑巢引凤,踏浪前行,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取得骄人成绩。
从广招商到精定位
作为一个地处内陆地区、不沿边不靠海的山区县,慈利究竟靠什么来招商?说到底,还得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不再是来者不拒的广撒网,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打造产业链条。
依托全县自然、生态、人文、区位等资源优势,围绕“杜仲、生猪、风光能源、矿产资源”四大百亿产业,编制招商地图,组织招商小分队,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进行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推动形成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链重大项目从洽谈、签约、建设、达产实行专班推进,全力推动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形成招商项目“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良性循环。
理念的转变,带来的是招商引资工作的“质变”。2023年,慈利县共签约招商项目34个,合同投资额119.46亿元;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新投资项目5个,完成市定目标任务500%;引进省外境内资金45.78亿元,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09.87%。
从“湘”里情到慈利“行”
一句“让湘商在湘更吃香”,激荡起无数湘商的家乡情怀和回乡投资的创业热情。“湘商回归”——乡情,理所当然是重要因素。乡情催生了招商引资“归巢效应”,“商会经济”也成为慈利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从长沙到海南,从京津冀到长三角再到珠三角,不管是慈利商会、张家界商会还是湖南商会,都遍布着许多优秀慈姑儿女的足迹。以“湘商回归、慈商回家”为主线,慈利招商人主动出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招商、洽谈项目,先后专门赴北上广、粤港澳大湾区、长沙等地招商43批次,拜访了多个异地湘商商会和重点企业,收录慈利籍在外知名人士名册1100余人。2023年,慈利县完成湘商回湘新注册企业11家,达到市定目标任务220%;湘商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0.58亿元,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21%。
三面环山的地貌挡不住慈姑儿女走出去、求发展的脚步,而游子千里,衣锦还乡也早已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2023年4月3日,慈利县举办首届“故乡是慈利携手创未来——慈商回归”活动,将慈利籍企业家、在外知名人士邀请回家,共话发展。先后分片区召开老乡座谈会28场,向老乡介绍了家乡发展、投资环境以及慈利产业开发区的入驻政策,促成了11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从拼优惠到比环境
湘商回归,源于乡情,但不止于乡情,更在于优质的营商环境。对于如何提升自身的营商环境“软”实力,慈利招商有着自己的秘诀。
一是在“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23年,慈利县先后组织人员赴南京市浦口区、六合经济开发区、长沙县、赣州市、上饶市等县市区学习交流,不论是长沙县的“店小二”服务,还是赣州市的“文化+夜经济”的发展理念……都为慈利县理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强化履约监管、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后期评估等方面工作提供了实用经验和有益借鉴。
二是在“促”。2023年,慈利县先后开展招商引资乱象整治行动和招商引资项目履约情况“回头看”行动,对2021年以来签约未履约、履约未开工、建成未投产招商引资项目逐个摸排、全面摸底,将29个未投产达效的招商项目资料移交给县“六仗”办,实行专班对接、专人推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三是在“实”。修订完善《慈利县鼓励投资若干规定》,在土地供给、税费奖补、企业扶持、财政金融、人才优惠等方面给予招商项目更多支持,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不断优化监管服务,围绕标准化流程建设,规范招商合同内容,加强合同履约监督,切实做到合同履约不迷糊、服务承诺不含糊。
一串串数据、一项项成果,印证着慈利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如今,正值春风送暖来,大地千般芳,新一轮的招商号角已经吹响。踏浪前行,勇立潮头的慈利招商人将继续以“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起跑就加速”的主动感、“开局即冲刺”的使命感,全力以赴招引好项目、突破大项目、落地强项目,为慈利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