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湾村:油茶孕育脱贫致富新希望
桑植县沙塔坪乡彭家湾村驻村帮扶干部和部分村名一起收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
桑植县沙塔坪乡彭家湾村驻村帮扶干部在村民屋前安排相关工作。
红网时刻张家界5月27日讯(张家界日报记者 向文)
桑植县沙塔坪乡彭家湾村,千亩油茶林青翠欲滴。
5月25日一大早,彭家湾村村民吕广就到他的油茶林地里垦覆、施肥、锄草,精心呵护这批“摇钱树”。
“3年就能产果榨油,一斤油能卖60元。”说起种植油茶树,吕广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今年又新栽种了10亩,还把原有的20亩进行了低产改造。
记者了解到,油茶树是彭家湾村的原生树种,多生长在田边路边,本地村民有用果实榨油的传统,所榨的植物油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但由于一直都是零星种植,油茶还没有形成产业,榨油也只是作坊式生产,缺乏深加工。
2017年,桑植县人大进驻该村,为发展产业决定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同时,鼓励贫困群众大力种植油茶,实现产业致富。
继续种植油茶,靠原有的经验肯定不行。桑植县人大驻彭家湾村第一书记冯协忠介绍,彭家湾村因地制宜,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油茶种植作为支持和扶助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该村积极探索建立油茶产业发展与农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实施统一购苗、分户管理和统一深加工,不仅实现资源整合、提高产业效益,更保障了油茶的销售,让农户无后顾之忧,为油茶种植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桑植县沙塔坪乡彭家湾村油茶基地。
但就在三年多以前,地处深山、耕地分散、人均耕地不足2亩的彭家湾村,特色产业萎靡不振,2017年初贫困发生率高达15.13%,是桑植县贫困村之一。
为了破解难题,彭家湾村在后盾单位的帮扶下,寻找产业突破口,结合当地“贫困人口多、油茶覆盖广、林地面积大”的特点,继续种植油茶树,强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油茶是彭家湾村比较传统、有特色的种植产业,大部分农户都种油茶。但是,农户的种植技术一直无法提高。”冯协忠告诉记者,彭家湾村是传统油茶产区,但村民都疏于管理,产量较低。而油茶树浑身是宝,油茶籽榨出的茶油营养保健价值非常高,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菜籽油和花生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自2017年初起,驻村帮扶工作队发动村民积极加入油茶种植行列,不但免费发放油茶苗,还对原有的油茶林进行技改,提高挂果率和产量。
经过技改,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依靠油茶种植产业走上脱贫道路的信心和热情空前高涨。
荒山变成了油茶林,带给当地村民的不只是视觉上的改变,他们的钱包也在渐渐鼓起。
“这两年油茶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彭家湾村成为油茶种植、旅游观光示范基地,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48岁脱贫户李海清说,去年20亩油茶林,收入有一万多元,对贫困户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
桑植县沙塔坪乡彭家湾村白茶种植基地。
依托油茶种植的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基础优势、生态优势,彭家湾村在特色产业发展上,重点打造油茶规模技改和老茶园改造,取得良好成效。不仅如此,彭家湾村还种植白茶670亩,订单红薯300亩,先后与湘丰白茶公司签订了产销协议,与张家界湘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红薯产销协议,与桑植县新三湘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达成了油茶产业合作协议,与桑植县唯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争取了1000亩老油茶技改项目,为村民增加收入50万元。通过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全村贫困户增收脱贫,2018年底实现了贫困村退出。
“我们计划今年改造1000亩低产油茶林,同时扩大种植面积,力争让彭家湾村油茶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加油站’,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冯协忠说。如今,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户在听闻家乡的油茶产业发展得很好之后,纷纷从外地回乡,种植茶树。
据初步统计,彭家湾村新老油茶林已经覆盖487户181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275人。以彭家湾村为起点,油茶种植产业逐步向周边辐射,向万亩油茶的目标迈进,长期稳定、年年受益的“绿色银行”正在发展壮大,在脱贫攻坚中起到了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