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当黄士元的剧作一次次在舞台上重演,常德花鼓戏、常德丝弦唱腔一次次响起,人们感觉这位可爱的作家并未走远,他的作品依然久唱不衰。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的艺术之树常青,不仅根植故土,根植生产生活,更长久地根植在群众心中。“如何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个命题,黄士元,用整个人生的奋斗与追求,给出了庄严、深刻、具体的答案。
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不浮躁,不急功近利,静下心来,走进生活,是合格的文艺工作者的必由之路。追寻黄士元的人生路径,从农民、电影放映员到后来的图书馆馆长、剧作家,每个人生阶段,他都始终与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始终与“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同行。优秀的作品并非一蹴而就,他日夜积累、耐心反复修改、不断总结进步,最终换来扎实耐读、群众喜爱的作品。他留下的400多万字、10部剧作专著,正是他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的见证。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在乡野田间的劳动中,在挑土挖沟的工地上,黄士元找到了作为一名剧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他在家门口为乡亲们歇脚搭建的凉棚,给自己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他在去往扶贫对象家那座艰难的山坡上,走出了一条跟群众心与心交流、情与情共融的道路。脍炙人口的歌谣、发人深省的警句、感人肺腑的剧情,正是在与老百姓真诚的交往中得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黄士元把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搬上了舞台,把群众的冷暖、幸福和梦想写进了剧中,因为那份尊重、理解、悲悯与热爱,这些剧情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这些故事老百姓喜欢、为之动容。
在这个时代,国家发展、民族进步,需要有更多黄士元这样的文艺工作者,走出象牙塔,走进生活深处,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发现主题、捕捉灵感,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彭景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