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役军人的扶贫情结
【编者的话】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困难挑战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都要以奋斗者的姿态一往无前。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正在开展的“讲述:我们的奋斗故事”征稿活动,就是为了提振全系统干部职工的信心,培育自然资源文化,更好的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从6月15日起,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红网张家界站开设《讲述:我们的奋斗故事》专栏,以促进这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红网时刻张家界9月3日讯(张家界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董福民)
沿着长长的县道绕过烽火洞,便是烽火村。汽车在村口前停了下来,良久,又缓缓启动。晨曦微明,晶莹剔透的雨珠从车玻璃上划过,轻柔地勾勒出舞动的群山。“书记来了!”一声熟悉而亲切的问候,把我从美景中惊醒,不知不觉,我在这个有些偏远的村子工作一年多了……
2019年6月11日,接到组织通知,准备派我到永定区沅古坪镇烽火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说实话,直到出发前夕,我的心情仍旧有些忐忑惶恐,但在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更是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我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大任既降,唯有蹈赴尔!
又回到了熟悉的农村,但一切又是那么陌生。从一名国土规划技术人员到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角色的转换让我一时难以适从。工作如何开展?会遇到什么困难?我能否适应这儿的生活,完成扶贫工作……不安与质疑随着接二连三的问题冲击着我的内心。不过,一想到党组织和领导的信任,我很快又调整好心态准备投入到工作中。
为了融入烽火百姓的生活中,我的办法就是“多走、多问、多看、多听”,我和村组干部从早到晚一起走访入户,从几口人、都读了多少书、身体还好不好、多久吃一顿肉、孩子们读几年级了、在哪个地方打工等情况入手,不“放过”每一处疑问,不漏掉每一户困难群众,紧紧抓住精准识别头一关,夯实烽火村精准扶贫基础数据。
这一走,就是两三个月。这两三个月里,深入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掌握他们的所思所盼,量体裁衣制定措施,切实做到因户施策,确保精准脱贫。夜晚,我坚持向村干部请教,详细了解烽火村扶贫工作及村组工作的现状。遇到问题积极和村干部、老同志交流探讨,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我全面熟悉了扶贫的相关政策,准确掌握了村脱贫攻坚重点难点。“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只有听懂“村话”,体民之情,遂民之意,扶贫工作才能高效的开展。
烽火村有453户1649人,其中贫困户有63户210人,为了让这210名贫困人口巩固扶贫成果,过上好日子,必须要有产业发展,拓宽村民收入渠道,让村民们能够充分就业、自食其力。我奔走田间地头,遍访村里百姓,“把脉问诊”,通过与村干部以及贫困户反复探讨,与村两委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成立村级农业合作社,贫困户成为社员全覆盖,与永定区竹溪豆奶厂合作,流转土地350亩种植大豆,使得贫困户不再被土地所束缚,增加新的收入渠道。同时,制定了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推动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人穷志不短,扶贫先扶志”,通过刺激村民内生动力和创造良好的产业条件,充分发挥村民脱贫的积极主动性。
我兴冲冲地马上召集村两委的干部开会,把这一想法跟大伙说了,没想到村两委干部全部反对,说农村人就是农村人的活法,再者村里也没有一分钱,建什么舞台呢?!经这么一说,我的热情被这盆水浇灭了一大半。但我想,扶贫不就是要解决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吗?不就是为贫困群众树立生活自信,增强致富信心吗?干!必须干!我一连几天又找村干部谈心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说通了他们支持这一想法。然而,村里意见统一了,可又一个现实问题摆在我的面前,建舞台的资金从哪里来?我把百姓的期盼向市局领导汇报后,解决了3万元的文化活动舞台建设资金。舞台建好后的第一天,村里的老大妈,还有一些大爷就像是过大年一样热闹,穿着家里最新的衣服,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到村里开始驻村的时候正值进入旱季,村里一件历史遗留问题也慢慢发酵了。记得去年6月26日,我也像往日一样走访入户,刚出村部,迎面走来60多个村民,还没等一起走访的村干部跟我解释什么情况,村民已经把我和几个村干部“包围”了,有一个村民劈头就问:“你就是新来的第一书记吗?我们这个水到现在都还没有搞通,你搞得通不?搞不通水你也赶紧走,免得挨我们的骂!”
激动的群众,你一言他一语的火爆场面,让我脑袋嗡嗡作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紧挨我的村干部也不知所措,只是一个劲地看着我,很快,我意识到我是第一书记,我有责任把这件事搞清楚并处理好,我便大声说道:“各位乡亲,我是第一书记,请大家先不要激动,留几位同志先给我说明情况,会尽快把这件事处理好,请大家先回家。”群众听我说完后慢慢安静了下来,但人群中也有不信任的小声说:“看这个新来的书记怎么做,反正不解决通水问题我们就不信任他。”
留下来的几位村民告诉我,原来由于烽火洞至谢家埠组老旧的铁水管年久失修,供水的功能长年失效,一到枯水季,村民们就无水可用,这个问题有十几年都没有得到解决。我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召集村两委干部一起商量讨论,我认为这是民生大问题,宜早不宜迟,必须马上解决。经过村秘书龚澧珍预算,需要工程建设经费10万多元。看到这个预算,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10多万元村里没有经费,怎么办?这时,我想到烽火村两帮扶组组长、市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副主任肖志坚同志,请他支持联系市区的慈善企业帮助村里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经多次联系市区的企业、商会,最终浙江商会和湘浙置业有限公司各捐赠五万元扶贫资金。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可这条总长仅550米的供水管道改造工程组织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四议两公开、招投标、组织工程开工、协调村民被占用的土地”,忙起来也真把人累的够呛。在近两个月的水管铺设安装过程中,我和村两委干部尽心尽力,不辞劳苦,严把质量关,积极协调相关事宜,当甘甜的溪水从新铺设的供水管中喷涌而出时,当看到群众一张张喜笑颜开的笑脸时,感觉所有的辛劳和心酸都有了价值。
去年腊月,我到贫困户黄国富家走访,发现黄国富家火炕屋熏了至少1000斤腊肉。黄国富这几年在结对帮扶干部龚宏伟的帮扶下,靠自己的养殖业慢慢富裕起来,每天起早摸黑的打理养猪的活,也成了烽火村有名的养殖专业大户,一年至少60头猪出栏。但是去年与之签约的一个客户,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原来预订的1000斤猪肉购买合同,致使黄国富猪肉积压,黄国富焦急的眼神看着我,欲言又止。我想这个时候应该帮他渡过难关。于是,我当起了卖腊肉的第一书记,代卖腊肉,在我的“吆喝”下,腊肉滞销问题很快解决了。
在有一次走访中得知,村里很多老大妈很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也想和城里人一样能够在灯光明亮宽敞的“广场”上跳广场舞,她们腼腆的跟我说,书记,能不能也给我们建一块跳舞的广场?我当时听了这个要求,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自从驻村以来,我脑海里每天都在想着这里的贫困户如何增收,搞什么产业合适,现在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一时茫然不知未置可否。没过几天,我偶然得知烽火村有民间艺人、文化传承人30多人,“草狮子舞”“高煌灯”“傩戏”都是传统节目。我想,扶贫就是要把全村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先改变吗?何不从这个“小小”的广场舞台入手,一来传承发扬村里的传统文化,二来增强村里的群众自信,改变群众的精神面貌,让他们变得有信心,对生活充满向往。我想到这里,也坚定了要跟村里建一个文化活动舞台的想法。
2019年12月31日,正值全市积极推进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高潮,就是这个舞台,引来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天宝以及全市两区两县主管宣传的领导和从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同事, 200多位嘉宾来我村观摩学习。这一天,我村先后80多位民间艺人给来宾表演了“草狮子舞”“高煌灯”“傩戏”。这次活动,受到来宾的高度赞扬,更是受到郭部长的高度肯定和评价。我想,有领导的关心,烽火村的百姓以及贫困户的热情,以及团结一心的意志,他们没有理由战胜不了贫穷!他们没有理由致富不起来!
系百姓之需,办民生之事,解群众之忧,我始终以“为民情怀”践行着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和使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黑山猪、黑山羊、土鸡、七星椒、优质稻、黄豆、烟叶、稻虾共作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黑山猪、土鸡、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目前已发展种养大户6户,黑山猪养殖达600多头、养土鸡8000多只,黑山羊600多只。种植蔬菜350亩,优质稻150亩,黄豆350亩,烟叶230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80亩,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2000多米的自来水及人畜饮水工程、2000米长的村主干道、8700米组道等完成建设,便民桥通了,路灯亮了,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了。
穿过田边长长的乡道,便出了烽火村。汽车在村口前停了下来,良久,又缓缓启动。晚霞的余晖还在远方的山巅惜别,圆润的皎月已经着急地探出头来。炊烟袅袅升起,归家的农人相互吆喝。“大舞台”上,灯光照亮了热闹,欢喜的舞曲正在酝酿。我坐在车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车玻璃上浮现又隐去,一段段故事重复着放映。忽然,大大小小的声音从炊烟中传来,从山林中传来,从田野中传来,从舞台中传来,从四面八方传来。声音很杂很乱,但我清清楚楚地听到的都是同一句话:“书记辛苦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帮扶干部辛苦了!”我鼻头一酸,赶紧擦擦车窗上的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