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图共治”谋振兴 ——桑植县利福塔镇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侧记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欧拥政 王成均 报道
近期,桑植县利福塔镇探索的“五图共治”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案例,中国政法大学专家教授称之为全面展现了欠发达地区县域基层治理模式的高水平创新发展。“五图共治”通过“党群共建、产业共富、平安共创、生态共护、文明共享”等五张图综合施策,激活了乡村发展活力,乡村振兴有了精细施策、精准发力、精确高效。
中国政法大学的调研
2023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专家教授团队不远千里,来到桑植利福塔镇深入调研“五图共治”。在利福塔镇金家台村、凤栖村、官庄村,中国政治大学专家教授团队通过调研,发现桑植县利福塔镇探索的基层社会治理“五图共治”治理模式具有四个显著的推广价值:首先,桑植县利福塔镇因地制宜,针对桑植县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果敢提出自成体系的解决方法,走“枫桥经验”之路,创新“枫桥经验”之策,交出一份让人民、社会满意的基层社会治理答卷。其次,激活基层内生动力,实现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社会基层治理最忌一头热一头冷,桑植县利福塔镇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主动争取基层群众参与,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合力。再其次,“三本”特色体现治理效能。桑植县利福塔镇充分调动“本土资源、本地人员和本地文化”,推出了“党员赶集、逢三说事”“三长会审”制度,创新体制有天气、接地气、融入百姓生活。最后是软性治理的润物效果,桑植县利福塔镇通过开展“三堂一馆”建设、“专业社团”宣讲、“三无创建”推广和“星级模范”示范,革新千年旧俗,改变传统观念。
县政协、政法系统的办点示范
桑植县利福塔镇是全县工业重镇、交通枢纽、旅游高地和边界大镇,有着桑植县其他乡镇存在的社情民意较为复杂、社会治安压力日益繁重、生产发展活力机制不活等共性问题,桑植县政协、政法系统利用在利福塔镇驻村开展乡村振兴的机会,以利福塔镇金家台、凤栖、官庄三个村为试点,形成“金凤官”一条线,开展“五图共治”乡村连片治理,带动利福塔镇其他村参与,实现治理效益扩大化。
金家台村是红六军团在金家祠堂组建红16师的英雄村庄,全村有金福安、金行后等12名烈士。县政法委把金家台村作为“五图共治”的综合治理试点村,该村村支书张亚莉细化“党建共建”治理,把支部、党员、纪检、辅警力量动员起来,通过建立“支部集市、逢三说事”服务群众、党员屋场先锋示范、纪检监督权力无死角、辅警矛盾化解等方式,破解基层社会党组织乏力、党员引领无力、乡村发展缺动力的根本性问题。
凤栖村是县政协的乡村振兴驻点村,该村党支部围绕高铁站建在该村的优势,着力打造高铁经济,借助九天食品落地该村的引领,创办菜籽油加工厂,形成农业观光旅游融合产业,探索了“产业共富”治理特色。
官庄村是县公安局的乡村振兴驻点村,该村党支部狠抓农村留守孩子成长教育,营造孩子好学成才环境。县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对4年考取的26名本科以上的大学生进行奖励,奖励金额达8万元以上,探索了“文明共享”治理特色。
利福塔的组合拳
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政府与群众互动,注重群众参与,强调自治、法治化和公民化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利福塔镇政府锚定共建共治共享目标,通过“五图共治”的18个环节,打出一套治理组合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产业共富图”。利福塔镇探索“村社合一”的抱团发展、“山水洞天”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以点带面”的特色产业链发展、“星火燎原”的产业驱动,探索欠发达地区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平安共创图”。镇政府通过“信用积分制度”、“五调联动”、“三长会审”制度、“群防群治”机制、“智慧赋能”数字化治理中心建设,全方位激活产业活力。“生态共护图”。镇政府深入开展“四清四改”专项行动和“最美屋场”评比、“三园一院”美丽庭院建设,建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一花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利福塔镇“五图共治”利用系统观念,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在问题中找答案,于变局中开新局,从过去的政府一家独唱到政府领着大家合唱,实现社会基层治理的“三连接”,连接宏观层次的政治统治、公共管理、政府管理,连接中观层次的城市治理、乡村治理、市域治理、城乡治理,连接微观层次的基层治理、社区治理和企业治理,讲好利福塔发展故事、党群连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