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亚洲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5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文化活动之一,共展出文物400余件。此次大会,将在广泛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发布有关会议的文件,展示大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亚洲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早在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就如是说。还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必将起到传承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的作用;能进一步增强亚洲文化自信,促进亚洲协作互信,凝聚亚洲发展共识,激发亚洲创新活力。
从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到恒河印度河文明再到两河流域文明,亚洲自古以来各种璀璨的文明交相辉映,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组成多彩亚洲。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完全“独立”的存在,关起门来“闭门造车”是走不长远的,只有积极对话,加强交流互鉴,“抱团取暖”才能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中国智慧带给了世界很多启示,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就曾提到:中国文明是和谐与平衡的文明。比如把孔子的智慧传播给世界,这种智慧体现在,对别人敞开胸怀,倡导与人合作,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劳动,共同面对未来。加强文明对话是推动文明互相交流的举动,促进不同文明在互动中成长、在交流中共生,必将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提供中国智慧。
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此外,亚洲地区还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战之后许多亚洲各国逐步独立自强发展、从落后贫穷到繁荣壮大,正是“守望相助”“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互利共赢”的真实写照,从博鳌亚洲论坛到亚信峰会再到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断为亚洲的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也彰显了中国对推动亚洲文明发展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历史辉煌,于后人而言,是前行的动力,也是创新的自信。即将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无疑将为亚洲文明交流史再添一笔浓墨重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在借鉴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足够的自信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自豪。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就是对文化的坚定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借鉴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主席积极倡导文明交流互鉴,这一重要理念必将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让亚洲文明之花绚丽绽放在世界各个角落。(文/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