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的坚守
张家界文明网8月12日讯(通讯员 朱标 周海涛)所有小区一律关闭,居民一律居家隔离……随着“十个一律”的推进,路面管控升级,交通执法担子加码。越是艰险越向前。作为慈利县路面管控主力军的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35名同志在疫战一线,用心用情用法诠释了交通执法人的使命和担当。
战疫当先锋 交通我先行
7月31日7:30,县防控指挥部下令关闭全县汽车客运站,公交车、的士、农村客运班线以及社会运营车辆停运。“带上装备,火速到大队集合。”有的从乡镇赶来,有的从执法现场赶来……动员、分工、到达执勤岗点,用时不到1小时。关闭前宣传、强制后管控,近40度的高温,“烤”在执法队员的身上,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当日全县车站停线73条、停班332趟,水运封航停渡39个。第一时间切断了病毒通过交通途径传播。“这支队伍去年年前才组建到位,原本核定编制95人,实际到位35人,人少事多,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听说要去疫战一线,没有人退缩,有的还主动请战。同志们共克时艰的大无畏精神让我很感动……”谈起这支年轻队伍的表现,大队党支部书记周金龙很是欣慰。
战疫一线实施交通管制的交通执法人员
党员作表率 坚守最前沿
“我去,我年纪大,我儿都成年了,就算感染了也不怕,你们还年轻,上有老下有小的……”苗岭交通健康监测点,位于武陵源区与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交界处,是全县疫情防控最前沿。今年58岁有着近35年党龄的老党员张新明第一个站了出来,请求到到最前线值守。一个帐篷,两把椅子,一个小桌子,就是老张和他的战友临时的岗台,也是他们临时的家。这里,属高海拔地区,层峦叠障,昼夜温差大。凌晨的夜晚,空旷的苗岭,寒风刺骨,平时值勤都需穿上厚厚的棉衣。卡点24小时值守,白天一班,晚上一班。担心年轻人吃不消,老张自然把值晚班的任务揽在身上。上半夜还好,到了下半夜必须打起十二份的精神。记得刚交通管制的头几天,有人半夜从武陵源那边偷偷溜到苗岭卡口,想蒙混过关,谁料他们遇到了一个犟老头,软磨硬缠近3个小时,也不得不认输,掉头返回武陵源。
患病不退缩 同出一份力
同样坚守在“火线”上的,还有前年因患心肌梗死和冠心病住院的覃佐辉。40来岁的他早年因参加抗洪抢险,不慎跌落悬崖,造成颅内、双肺出血、6根肌股椎骨断裂,一直留有后遗症,身子骨虚弱。接到值守通知,大队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安排他在近一点的卡点值守,出院仅上班半年的他,坚持前往一线防控点值守。家住石门县城的他,其父今年4月份一直在石门人民医院重症室监护,两个女儿,小的才上幼儿园,交通管制后,覃佐辉就一直没有回过家,但心里还是牵挂着父母和女儿,但大疫当前,个人必须服从组织,用工作填补对家人的思念。疫情期间,单位食堂“停火”,为照顾好自己,不让家里人担心,下班后的老覃,就自己买菜做饭,洗澡就用凉水冲一冲,累了就在办公室躺一躺。他就这样,为战疫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战疫期间,办公室就是覃佐辉临时的家
岗位就是阵地 巾帼不让须眉
在平时,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是交通执法人员,但在疫战一线,她们是女战士、女汉子、女超人。大队内勤有6名女同志,因人手不够,被分派到外勤岗位。每天7点,在慈利县城内各交通卡口上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直到晚上10点才下岗。
烈日下,女交通执法人员正在检查过往车辆
朱娇、李经文、廖辉敏都是有2个小孩的母亲,为了将主要精力放在疫情防控上,她们将小孩托付给家人,准时上岗。站在烈日下,一班岗下来,通常需要站立15个小时,虽然旁边有小板凳可以休息,但来往的车辆让她们无法入座。到8月12日,检查车辆6000余台次,排查人员4300多名。
“她们都是好样的,连续十几天奋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要求换岗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周金龙向记者介绍。
“天微微亮,我要去执勤卡点执勤。一阵风儿吹来,让人感到秋后的第一丝凉意。今天路面管控升级,所有车辆非县防控指挥部审批不得通行。所有执勤人员往返必须由单位派车接送,做群众的工作量在加码。希望我的城市早日解除暂停键,恢复往日的繁华……”这是8月8日,大队女同志唐汇华发给同事的微信感言。唐汇华,中共党员,瘦个但性格开朗,大队组建时由县水运事务中心调入,担任会计。听说去抗疫一线,她率先报名,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坚持在一线和男同事一道共同值守。
“你好,请配合检查,请出示你的通行证、健康码行程码……”8月3日,连续高温下的执勤,李经文突然晕倒在岗位上,在送到医院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执勤点差人,我要去执勤!……”短短的话语,令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