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老区“金名片” 桑植绘出红色文旅产业醉美画卷
红网时刻张家界7月12日讯(通讯员 陈功平 甘政)“踏先烈足迹,听红色故事;唱桑植民歌,品桑植白茶;观原始森林,赏生态美景;看田园风光,享农耕文化……“这是每一位游客踏进桑植之后感受到的满满喜悦和收获。
7月12日,来自广东深圳的王先生一家5口人,慕名来到张家界市桑植县参观贺龙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后,又游玩了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壳树乡陈家坪民歌寨,他在回味三天的红色文旅经历时,始终赞叹不已。
桑植是开国元帅贺龙的故乡,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山水间留下了大量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35处,馆藏可移动文物6680余件。作为全国知名的“红色地标”,桑植县主打红色文化和桑植民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将山水美景、民俗风情与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并被评为全国最佳红色旅游目的地。
地处湘鄂渝黔边界的桑植县,高山连绵,溪河纵横,资源十分丰富,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桑植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47万人民打赢了精准脱贫攻坚战,结合桑植的县情,着力打造红色文旅产业牌,把老区“金名片”越擦越亮,让红色文化成为革命老区最鲜亮的底色。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红色大动脉”贯通革命老区,沿线群众如沐春风,多种产业迅速崛起,全县23个乡镇纷纷抱团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全域旅游,山乡沧桑巨变。
为实现“十四五”宏伟战略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桑植县把打造红色文旅经济群作为发展新高地,坚定落实以“项目为王”的招商经营理念,围绕红色、绿色、民俗文化,打造出了“桑植白茶”、桑植粽叶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从事红色文旅服务行业的群众有6万多人。去年,共接待中外游客6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43亿元。
“环境零干扰,服务零距离,审批零障碍,重大项目承诺即开工,创造最佳投资环境。”这是前不久,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高武在长沙市现场推介会上的郑重承诺。去年,全县引资招商项目10个,签约资金26.7亿元。今年,全县将以首届湖南旅发大会在张家界召开为契机,力争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翻番。同时,还精心制定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寻求广泛合作。
从原始森林、澧水源头流出来的桑植民歌,已有2000多年历史,共有1万多首广为传唱,最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优雅的旋律和丰富的曲目,风靡三湘四水,正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各地,走出国门,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如今在桑植,无论走到密林深处、溪河岸边,还是走到城乡文体广场,到处都能听到民歌的传唱,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桑植幅原辽阔,莽莽群山绿色经济正在蓬勃崛起,满山遍野的粽叶畅销海内外,帮助8万多群众发家致富;“桑植白茶”香飘大江南北,年产值达2.28亿元。随着红色旅游和绿色经济的兴起,桑植又推出了八大公山、芭茅溪、柳杨溪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区、度假村和生态农庄;溇水风景名胜山水和户外运动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桑植把传承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放在突出位置,统筹规划,融合发力,有效推动了红色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同时,不断打通交通掣肘,使大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落地生根。革命老区“金名片”熠熠发光,红色热土上绘就出“文旅兴、生态美、产业旺、民生实、民族亲”的醉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