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家乡桑植|陈兴旺:投资亿元“真诚”回报家乡
编者按:
他们,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护航者”;
他们,是乡村振兴接续奋斗的“领头雁”;
他们,是扎根家乡勇往直前的“新力量”;
乡村干部、企业领头人、创业能人、技术达人……他们,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扎根在桑植县这片红色沃土中的“小人物”,是无数乡村振兴工作者的缩影。然而,每个“小人物”都是伟大时代的奋进者,他们共同怀揣着对乡村的美好愿景和对乡土的特殊情怀,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奋力书写。
小人物,大示范。2022年,乡村振兴正当时,桑植县乡村振兴指挥部联合红网张家界站推出“乡村振兴之家乡桑植”融媒体系列报道,介绍桑植县在高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讲述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故事与责任担当。
红网时刻记者 张红 李森林 张潘 张可可 桑植报道
春风最是家乡好,人间还是乡情浓。家乡,是每一个热爱家乡的人心中永远唱不完的歌。
陈兴旺是土生土长的空壳树乡人。原本在外打拼的他,五年前选择回乡发展。如今,他把民歌寨文旅项目建设得有模有样,不仅把本地的农产品推向国内各大城市,还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家乡父老乡亲一起致富。用他自己的话说:“人不一定要挣多少钱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回乡发展,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民歌寨文旅项目位于桑植县空壳树乡陈家坪村,为县里”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典范项目,是以党团建研学为引领,农业观光为吸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为特色,打造集餐饮、民宿、会务、休闲娱乐、农副产品以及文创产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总投资1.2 亿元,分三期投建。现已完成一期建设,于2021 年5月实现开园营业。
说起投资初衷,陈兴旺直言,“长期以来桑植县因区位优势不明显,旅游发展是块短板。而陈家坪村距离天子山景区仅20公里,我从事旅游行业 26 年,创办的公司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就想把公司的游客带到村里来,带动村里农产品销售,把家乡的旅游发展起来。”
“民歌寨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建成一个寨、盘活一个村、带动一个乡、示范一个县’。目前,我们已建成多功能服务中心(民 宿、会务)、百年党史长廊、农耕文化长廊、民歌长廊、乡村集市、 乡村厨房、民歌大舞台、趣味游乐场、环形游道、氽水溪边露营工程、 非遗街区、生态停车场等。可同时容纳 200 人住宿、会务,1200人用餐,4000人户外集会。” 陈兴旺介绍说,开园一年以来,民歌寨顺利承接了 350 多场团队活动,接待游客量突破 30 万人次。
一方面,要让游客尽享旅游之乐;另一方面,也要让村民共享旅游之利。陈兴旺表示,民歌寨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变村寨为景区、变农民为社员、变农舍为民宿、变农业为旅游业、变农产品为旅游商品,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作为员工参与基地建设运营,并充分受益。
受益于民歌寨的建成运营,60岁的汪玉梅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天除了做保洁,偶尔也会客串民歌手唱几首桑植民歌给游客助兴。说起这份工作,她直言很满意。
而另一受益人彭红天,自加入民歌寨合作社成为社员后,干劲十足:“以前务农都没啥效益,现在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不仅省心了,收入还增加了。今年我家优质稻的产量可达5000斤,菜籽油可达3000斤,预计收入六万元左右。”
眼下,通过土地流转、耕地种植、项目建设、岗位用工、村寨运营等方式,民歌寨解决周边民宿、餐饮、保安、保洁、售卖等服务型就业岗位近百个,每年安排农耕、演绎、基建等280 人季节性务工,并与 18家农户结对帮扶(乡村民宿),助力 200 多家农户年增收 3 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目前,民歌寨已经初步具备完整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全产业接待链条,游客从步入跨河铁索桥开始,目之所及全是生态,耳畔聆听皆是民歌,行之所往都是风景。随着旅游业总体形势逐渐好转,陈兴旺计划有序推进民歌寨二期建设,让美景、美宿、美娱、美购、美食、美学在民歌寨体验的淋漓尽致,让整个村寨的形象改观、产业改版、生活改样,全面实现农头带动,农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