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三三做法”加速村镇示范创建
红网时刻张家界9月12日讯(通讯员 钟家宜 刘纯辉)近年来,桑植县开展“无毒无诈无访无刑无命案”示范村镇创建,乡村结合实际创新,打造一批治理体系健全、治理能力突出的典型,八大公山镇以“三亮、三入、三防”为抓手,加速基层治理村镇示范创建。
党建引领聚合力,带头三亮提效能
党员干部、网格员、两代表一委员在村镇示范创建中,坚持党建引领,率先带头三亮服务,实现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作风明显改善、服务效能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亮身份作表率。通过佩戴党员徽章、红袖章、胸卡等方式增强思想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提高服务质量,激发党员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亮职责显担当。结合矛盾纠纷、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职责,规范办事流程,设置便民服务指南,让权利职责在阳光下运行。
亮承诺明己任。设置承诺公开栏,在提高服务水平和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做出承诺,让群众明白办事、放心办事。
疏理症结堵漏洞,率先三入解释疑
全面梳理化解纠纷,全力为民纾困解忧,健全心理疏导干预机制,早期提前预防,中途全程服务,后期跟进回访,找准纠纷病因,开具医病良方。
入情感化释疑。广泛进行政策宣讲、利益协调、权益保障,以道德情感培育法治精神,积极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和平协商,降低并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分歧。
入理教育守规。在调解过程中,将纠纷化解与释法明理紧密融合,把调解的过程变为当事人学法、懂法、守法的全过程,实现“调解一件、普法一片”的显著成效。
入心铸魂解症。在调解纠纷中,早期心理“把脉”,适时跟进介入,帮助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乡村充分发挥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作用,及时消除当事人消极情绪,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多方构建新举措,三防协同促发展
利用村组会议、屋场会、宣传车、横幅标语、村村响等形式,把会议精神全覆盖,做到家喻户晓,扩大群众治理认同感和参与度。
线上线下人防。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基层治理的新格局,广大党员干部融入防控网格,相互协作配合,按照细化、量化、工作标准挂图作战,实时跟进创建指导。截至目前,辖区无伤亡、无交通事故和较大刑事案件发生。
强基固本物防。扎实推进乡村综治中心四实作用,村镇示范创建融为一体。加大物力投入,配备巡逻车10余辆,发放照明手电100余只,警戒线20余卷,雨具100余套等,全方位保障。
动态管控技防。健全完善“多员合一”网格化指挥中心,以“雪亮工程”“智安家庭”为智治支撑,在重点部位、场所布控多场景AI监控,包括防溺水、森林防火、道路交通等自动语音提示、喊话派单功能,有效提高基层治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就下一步工作,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和巩固创建成效,强作风破难点,以最有力的措施,最少成本的投入,打造一批基层治理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力乡村振兴,为建设魅力四射、活力十足、动力无限的现代化新桑植贡献力量。